腸道-人體免疫的主戰場,健康需要從「腸」計議

2024年3月27日

“早餐吃好,午餐吃飽,晚餐吃少”,已經成為許多人奉行的養生準則。但現在很多人對這句話有誤解,誤解了什麼?

“午餐吃飽”,不少人誤認為是要吃得多些,把肚子填滿填飽就行。其實這裡的「飽」並非此意,而是在「吃好」基礎上的吃飽。因為午餐過後的時間段,小腸值班,午餐只有營養價值高且豐富,才能讓小腸在精力最旺盛時,把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。

小腸經當令,調控營養吸收

未時,是下午 13 點到 15 點,小腸經當令。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,此時它會將胃加工好的精華,經脾吸收後進行二次分清別濁,轉化為營養輸送到全身,使人體發揮正常的功能。

所謂“泌別清濁”,就是把水液歸於膀胱,經由尿道排出;糟粕送入大腸,經由肛門排出。精華上輸於脾,脾氣散佈精微物質,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。因此,應在下午1點前吃完午飯,這樣才能使小腸在其功能最旺盛之時更好地吸收營養。

另外,當食物中的營養進入血液循環後,會使血液的濃度突然增加。所以,未時應及時補充水分,如喝杯涼白開,或喝杯清茶,稀釋血液濃度,即可達到保護血管的作用。


健康,從「腸」計議

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,分为小肠、大肠、直肠3部分,是消化管中最长,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。人体内60-70%的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中,堪称人体免疫的主战场和坚实堡垒。


养护肠道,需要从日常饮食、起居、运动和情志的合理上下功夫:

1.平衡膳食,保持腸道活力

不少上班族由於忙碌的工作節奏,抱著便當開會,或是開完會兩三點才吃中午飯等的情況屢見不鮮,這樣容易導致腸道有害菌增加。

因此要注意保持膳食結構平衡,一日三餐,粗細搭配,尤其是要常吃些芋頭、馬鈴薯、番薯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能幫助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活動,有利於腸道微生態環境的穩定。也可以適當食用益生菌食品,增強腸道免疫力。

2.定期排便,養成良好習慣

對於一些久坐的腦力工作者,由於喝水少和保持緊張狀態,容易造成便秘。這時候,尤其需要注意多喝水。同時,要多吃蔬菜和水果,特別是高纖維如菠菜、芹菜、蘆筍、棗子、香蕉、蘋果等。

如果排的大便太黏,就表示飲食結構需要做出調整,提醒自己少吃魚、肉類等高蛋白質,增加纖維素的攝取量。

3.情緒放鬆,重視定期體檢

要知道,焦躁、壓抑等不良情緒也會對胃腸道帶來壓力。生氣時,可以使腸胃血流變少,胃酸分泌,消化蠕動變慢,讓人消化不良。所以,學會調控、駕馭自己的情緒,也是腸道保健的重要環節。

建議大家,50歲以上一般人,不論男女,體檢時均建議做胃腸鏡檢查。


腸道保養建議

養護腸道,可在早晨起床後飲用一杯卯時茶,同時猴頭菇、山藥等也是有益食材。日常也能補充益生菌,幫助維持腸道微生物平衡,促進營養吸收。需注意,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都有所不同,因此請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。



Share on Facebook